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官网报道,2021年7月16日,中国商业联合会、沈阳市辽中区人民政府支持中国(沈阳)国际数字易货贸易示范园区建设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执行会长王民,中国商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易货贸易分会会长李兴远,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会员部部长郑道军,中国商业联合会易货贸易分会秘书长刘宇虹,沈阳市辽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沈阳近海经济区(综保区)管委会副主任杨越,沈阳近海招商管理集团总经理刘文、副总经理李鹏、招商部长谭景旺,沈阳近海经济区综保事务处副处长李乾,东北好礼供应链管理(辽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波,沈阳博海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那凯等参加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郑道军部长主持。

微信图片_20210718211958.jpg

易货贸易园区以各地闲置市场园区为主体,升级改造、综合利用,是解决当前易货行业线上、线下痛点的有效举措。作为中国商业联合会面向全国推广的商业创新项目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认同和支持。经过李兴远会长等人前期多次考察、调研论证、探讨交流,沈阳市辽中区人民政府、沈阳近海经济区(综合保税区)对本项目高度重视、充分认可,双方就建设中国(沈阳)国际数字易货贸易示范园区项目达成合作共识。

李兴远会长一行考察沈阳综合保税区,与沈阳市辽中区区长卜世杰、商务局局长肖翔、沈阳近海招商集团总经理刘文等领导进行探讨交流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提出的“支持建设易货贸易服务平台”等指导意见和《“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探索发展新型易货贸易”的有关精神,顺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推东北经济全面振兴,中国商业联合会、沈阳市辽中区人民政府决定建立固定的沟通联络机制,全面加强协会与政府的战略合作。

中国商业联合会执行会长王民代表中国商业联合会感谢杨区长一行的到访。王会长表示,在沈阳综合保税区落地易货贸易数字化的示范园区,从东北地区来讲,是一个开创性的探索,很有意义。中国商业联合会非常重视本项目,将从行业协会角度为项目的成功落地提出解决方案。

王会长指出,产能严重过剩是中央政府近几年大力推动解决的问题,也是各地方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任务。企业现在发展不容易,地方经济发展也不容易,大家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艰巨的任务。“十四五”规划的核心就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我们能不能通过易货的方式实现呢?我认为任何有效的方式都应该去探索,特别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上,如何为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为企业赋能,是行业组织应该好好研究的,同时也是希望大家能够集思广益去研究的。

王会长说,易货的方式对于盘活存量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作为一种传统的贸易方式,在新时代也要赋予它新的思维,要创新!他充分肯定易货贸易分会提出的数字化、标准化发展的理念。并提出了多层次化发展的要求,不是只有旧货、库存积压的商品才能进行易货,不一定快消品就不能进行易货,要有前瞻性,推动这种方式更健康的发展,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深入研究,才能使这种交换方式更有生命力的存在下去。

王会长表示,中国商业联合会前身是原国家商业部,是我国商贸流通领域最大的综合性行业组织之一,涵盖八大传统生活服务业,还有零售业。从组织框架来说,代管了中国旧货业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中国肉类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粮食商业协会、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等40个“中国”字头的行业协会,管理14个事业单位,主管主办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33家报刊杂志。即便是这样庞大的资源,也需要政府的重视,企业的参与,多方形成合力去推动,共同来探索,才能把易货贸易这项工作做好。

中国商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李兴远从基本概况、历史贡献、现实意义、政策支持、标准化发展、职业化发展、行业活动等方面介绍了易货贸易行业情况,并从实操层面分析了国际易货贸易海关监管代码和相关业务案例,针对易货贸易园区项目的背景、意义及发展规划进行了重点解读。

李会长指出,中国当前面临十分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需要通过易货思维(易货+)研究、探索、设计、建立“现代化易货贸易”生态、标准、体系与制度,占领全球价值链制高点,形成新的“国际化制度红利”,实现更加公平、更加有效、更加科学的贸易环境。依托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政策优势、经验优势、资源优势,联合有关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建中国国际数字易货贸易示范园区项目将引领中国易货贸易事业实现从产品易货到产链易货的转变、从数据易货到数字易货的提升、从国内易货到国际易货的飞跃。

2021年3月10日,国家发改委等十四部委发布《关于依托现有各类园区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的意见》(发改就业〔2021〕399号),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双创基地等存量资源,以“园中园”、“飞地经济”、功能拓展等方式整合发展返乡入乡创业园,不搞大拆大建和面子工程。李会长表示,当前,各类园区闲置存量严重,易货贸易示范园区项目以整合资源、盘活存量为主导,是创新创业、带动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跨行业、跨区域资源有效流通、优化配置的的重要依托,是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以易货贸易示范园区为载体让地方产品通过易货营销模式走向全国,让全国资源通过易货采购模式走进地方,是促进、提升地方经济的有效模式,将为地方经济增量增效、减压赋能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辽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越表示,感谢中国商业联合会的信任,把国际数字易货贸易示范园区落户在沈阳综保区。目前,综保区正在打造一个基地,即高端产业制造基地;一个园区,即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四个中心,即保税加工进出口中心、保税物流中心、物流分拨中心、保税维修再制造中心;四个新高地,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政策红利释放的新高地、新经济增长点新引擎的新高地、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高地。此次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我们还将把国际易货贸易示范园区作为综保区的特色产业重点打造。从海关的角度、从沈阳市的角度,我们还将积极争取政策上的支持。中国商业联合会拥有全国的行业协会资源,合作空间很大。未来这个项目区政府一定配合好、承接好、大力扶持好,共同推动项目的落地,尽早的实现运营。

沈阳近海招商管理集团副总经理李鹏从区位和交通优势、用地规划、政策优势、成本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沈阳辽中区和综合保税区的相关情况。

在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沈阳综合保税区近海园区于2011年9月获得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使“一不沿边、二不靠海”的沈阳平添了“无跑道国际机场”和“无水国际码头”。园区规划面积为4.2平方公里。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近海园区一期启动面积1.168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出口加工、保税物流、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文化艺术品保税仓储展示、二手车出口、国际分拨、再制造检测维修等特色产业。综保区内土地资源充足、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实现七通一平,目前区内保税仓库、加工车间、办公楼宇共14.8万平方米,其中冷冻保税仓库6000平。可以满足各类项目的需求。

李总介绍,辽中区是沈阳市最年轻的区,也是行政区划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在东北三省7个综合保税区中,沈阳综合保税区区位和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发挥着国际货物流通集结点和中转站的作用。

辽中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处于京哈高速沿线,是北京到沈阳、长春、哈尔滨线路的必经之地;是辽宁省的地理中心,是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的叠加地带,一小时车程可达省内八个城市;链接公路、铁路、航空、海航的核心枢纽,区内三条高速穿城而过,作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分中心的近海站正在建设,一小时到营口港,四十分钟到东北最大空港桃仙机场;拥有临近港口、全国最大铁路编组站、东北最大航空港等先天优势资源。这些优势条件为易货贸易园区项目的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沈阳博海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与进出口加工的企业,作为园区入驻企业代表,公司总经理那凯在会上发言。那总表示,在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地方政府的协同和支持下,中国(沈阳)国际数字易货贸易示范园区即将落地综保区近海园区内,作为园区企业代表,倍感荣幸。公司将秉承协同地方经济发展、共同创新的理念,牢牢把握这次重大机遇,为将园区打造成为东北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园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而努力。

会谈结束后,在双方参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李兴远会长与杨越副区长分别代表中国商业联合会和辽中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07.jpg

双方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共同发挥资源整合能力和产业落地能力,支持建设中国(沈阳)国际数字易货贸易示范园区,打造国际易货贸易创新试点,探索综合保税区赋能地方经济创新模式。依据《合作备忘录》,中国商业联合会指定中国商业联合会易货贸易分会具体负责实施本项目。

此次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东北首个国际数字易货贸易示范园区落户沈阳综保区近海园区,易货贸易数字化、国际化的创新探索进入新的阶段,为综合保税区赋能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双方将按《合作备忘录》的要求,本着用好存量资源、因地制宜、服务地方经济等原则,拟定项目实施方案,形成合作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务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