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人民日报》03版要闻刊发《互利共赢,打造对外经贸合作新平台》。文中介绍了湖南打造中非易货贸易服务平台,探索对非经贸合作新模式,为促进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带来便利,助力中国不断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文中介绍“马达加斯加需要湖南的种子,但是缺乏外汇,只能以当地货币阿里亚里支付货款;湖南的种业公司希望对非出口种子,但是担心回款困难。类似这样的难题,曾一度制约中非经贸合作。如今,难题迎刃而解。2020年9月,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湖南自贸区”)获批,方案明确支持探索开展中非易货贸易。针对非洲国家外汇短缺、中国企业收汇难问题,易货贸易可以让中非互通有无,盘活资产和资金。”

去年初,位于南非豪登省的Takela集团需要一批建筑材料和小商品等货物。“建材出口后,400万美元能不能及时回款?”国内的企业犯了嘀咕。这时,处于先行先试阶段的易货贸易新模式成为解决难题的新路径。同年7月,5个来自南非的红西柚货柜抵达上海洋山港并完成清关。以西柚换建材,标志着湖南自贸区易货贸易试单成功。

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非贸易额突破250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13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表示,随着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非中在贸易、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等领域将迎来巨大机遇,非中经贸合作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近日,长沙海关服务湖南开放发展十年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湘非贸易规模逐年扩大,进出口值从2012年150.8亿元增长至2021年403.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1.6%。今年前8月,湖南对非贸易规模达359.5亿元,同比增长45%。10年来,湖南对非外贸新业态蓬勃兴起。2021年,湖南省首次以易货贸易方式对非进出口222.5万元;今年前8月,易货贸易241.72万元,同比增长81.1%。